3月20日下午4点,人文学院于博识楼1217教室举办了人文大讲堂暨华山大讲堂系列讲座。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老师为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100余名学生进行了“谈音韵学和文学的关系——从《孔雀东南飞》的断代谈起”专题讲座。人文学院教师代表参与此次活动,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曹强主持。

首先,张老师从文学作品音乐性的具体表现引出了在赏析古今文学作品时音韵学的必要性,进而分别从押韵、平仄、头韵以及双声叠韵四个方面充分说明音韵学在文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充分列举了古今文学作品中有关音韵学的诗词歌赋。张老师认为,音韵学是所有人文学科的基础,尤其是一旦文学的学习者有了音韵的分析技术,就能看到一般文学家无法看到的文学奥秘,就能体会到一般文学家无法体会的韵律美感。有了音韵知识,文学就能够开展出新视野,展现其中丰富的音乐性。
其次,张老师通过举例《四库全书》中《蕊阁集》的部分作品并非出自辛弃疾之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运用音韵学辨别伪书。然后从《孔雀东南飞》断代的结论概说开始,逐步为大家讲解音韵学在学者们为古代诗文断代这一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最终结合分析合韵情况,依据押韵规律断代,判断出《焦仲卿妻》成文于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

最后,曹院长做了总结发言。他希望各位同学可以通过此次讲座,运用音韵学的知识弥补大家在古汉语、汉字以及英语学习中的不足,同时在学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熟练掌握断代法的有关内容,并且能在学习中深入文学研究,深挖古今文学作品,取得进步。(通讯员 王玮瑶 摄影 杨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