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邮箱 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OA办公 实景校园 学校首页

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业介绍
人文学院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200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7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20年被确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22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本专业立足渭南、服务陕西、辐射西北,适应新时代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培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协作精神、终身学习意识和较强的师范专业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语文学科教学论、心理学、教育学、德育与班级管理等。



历史学

历史学专业(师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立足渭南、服务陕西、面向西部,旨在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理论基础、广阔的文化视野、浓厚的人文思想和人文情怀、创业创新精神,系统掌握历史学专业知识及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史学问题,形成合理见解,具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利用现代传媒及时汲取、处理各种信息,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技能,掌握基础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基本技能,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能够自觉担负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义务和责任,胜任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教学、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的本科层次高素质教师。

专业核心课程: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学、史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历史学科教学论等。



新闻学

新闻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全媒化、强烈社会责任感、科学思维方法、厚实人文素养,系统掌握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娴熟的新闻传播技能,不断适应媒介技术变革态势,能在新闻传播行业及其他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编辑出版、采写编评、摄影摄像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写作学、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数字媒体技术、媒介经营与管理等。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范)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需要,具有坚定政治方向、强烈社会责任感、科学思维方法、厚实人文素养,有国际视野,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具备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能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及语文教学与研究,或能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概论、跨文化交际、汉语写作、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英语听说、英语阅读和写作等。



网络与新媒体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政治方向、强烈社会责任感、科学思维方法、厚实人文素养,系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网络内容生产与传播能力,能在新闻媒体网站、商业网站、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新闻采编、网络产品运营工作或新媒体传播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视听语言、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新闻编辑、融合新闻理论与作品创作、新媒体评论、图像摄影创作、数字摄像、非线性编辑、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