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邮箱 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OA办公 实景校园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专业研讨 > 正文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8-07-02来源: 作者:赵前明关注:

根据迎评整改工作安排,为了落实我校转型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切实需要,按照学校必须走访两所高水平大学、两所同层次大学,召集不少于五家用人单位进行座谈讨论的总体要求,在人文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周密安排部署下,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并顺利完成任务。

    一、调研目标

此次调研,坚持“问题导向”,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1.对我们已有方案研判评判。请调研对象为我们的方案把脉,借他者的眼光发现问题,提示问题,说出问题。

2.了解调研对象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的开设情况及学时安排情况。

3.了解调研对象本专业如何突出师范属性,在师范生技能培训方面、教师教育方面,见习,实习方面好的做法。

4.了解调研对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转型方面的经验和思路,了解调研对象如何加强课程设置中的实践性。

同时了解调研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他可借鉴的先进做法。

    二、调研过程

328日,由人文学院白赵峰副院长带队,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前往西北大学和咸阳师范学院相关专业调研,330日前往陕西理工大学相关专业调研。411日,学院邀请渭南中学、瑞泉中学、杜桥中学、尚德中学、三贤中学等单位相关专家在人文学院二楼会议室召开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座谈会。53 -7号,人文学院曹强和白赵峰两位院长带队,前往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及晓庄学院相关专业进行调研。此外,在学院组织下各位系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带领各专业教师认真学习了专业新国标,并进行了深入讨论,取得了许多一手资料建议,拓展了方案改进思路。

    三、信息交流回馈

在对西北大学相关专业的调研中,我们重点关注了西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融通理念和相近专业的课程的交叉设置思路。利用第二课堂强化学生实践方面的做法以及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的考核问题。西北大学在毕业论文考核方面,刚刚规定学生可以以毕业设计替代学位论文写作,尚未实施。在学生实习方面,鉴于西北大学深厚的校友资源积累,一般由学生自主联系毕业实习和暑期实习,而且实习单位层次相对较高,效果较好。在第二课堂方面,除了举办影响较大的“黑美人艺术节”,还有举办了一些学生工作室,其优势在于所出品产品质量较高,参加国内比赛获奖较多,能产生比较大影响。第二课堂有赖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在调动专业教师的指导积极性方面,由于二级学院有较大自主权,虽然并未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但二级学院以项目的方式给予大力支持。咸阳师范学院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我校比较相近,在津贴分配上切块由学院分配,实践性课程、第二课堂采用奖励的方式鼓励老师承担,灵活性较大,操作性比较强。

在对陕西理工大学汉语言专业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方案的最大特色是目标的明确务实。培养目标明确,选修课中的实践性课程比较多,例如课堂观察、课堂教学评价、语文教学课例分析、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等,但也是才设置的新课,还没有开出。重视写作教学,在开了一年基础写作的基础上,还有创意写作。应用写作等选修课。该校特别重视学生参加国内各种实践比赛,学校出台专门制度予以鼓励,每位老师每年可以最多申报自己指导学生高层次的获奖两项,学校按照标准予以奖励,奖励金额达一万元左右。

411日的用人单位座谈会,我们邀请的专家覆盖了当地的主要中学。用人单位普遍强调学生能力要求,即招之即用,建议削减非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长,加强实践课程和中学新课标的对接研究。加强师范生技能,例如口才、三笔字、写作、命题、说课、班主任管理等课程设置,以培养中学教学中必须的素质。我们感觉此类座谈会意义很大,直接来自于教学一线,属于订单化培养的方向。另外我们反思,不止高中,还应该专门组织初中、小学教学骨干和管理人员的专场座谈会。同时必须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把教研室的各学段课程负责人吸纳进来,效果会更好。

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调研中,高院长问诊我们的方案,指出一些课程在本专业的必要性需要拷问,例如“大学数学”,“自然科学概论”,我们走访的学校中,我校是唯一在文学院开大学数学课程的。还有体育课的时长,我们是四个学期8个学分,144课时,南师大是四个学期4个学分72课时,应该是隔周开。专家还还指出,我们的选修课门类不少,但目的性不明确,认为选修课不在于多,而在于围绕培养目标落实,否则容易弥散无中心。他强调以写作为抓手,让作家进校园示范创作。刘副院长介绍了本科生教学中的平台建设,例如创办刊物,建立剧团,出版学生创作等等。南师大在师范专业课程上设置了较多理论研究和实践性课程,例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等。学校层次不同,工作量要求不同。南师大是研究性大学,教师没有工作量硬性要求,老师都不太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也没有开课揽课的驱动。我们为了完成高的工作量,为开课而开课,这确实是各专业发展中师资不平衡引起的,但也带来了一些明显的问题。

晓庄学院杨学民院长介绍了学校转型和“应用型文科”的概念。他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身就是应用型,不存在转型问题,只存在加强实践性和深化教学,优化方案的问题。为了完成转型任务,他们创办了秘书学和对外汉语专业。晓庄学院的培养目标已经不是高中,而是初中和小学教学,特别是小学考编大户。他们通称为瞄准义务教育阶段,因为高中教师在南京有南京师范大学,他们没有竞争力,而且初中小学研究生进教师队伍已经很普遍了。晓庄学院特别介绍了他们和中学签约,合作横向课题的做法,以及对考编考研学生不同的分类教学的做法。总体看其方案更务实更具灵活性,其培养方案兼容小学甚至学前教育。

通过认真研读专业培养方案新国标,对照调研结果,我们认为当前的培养方案已经基本包含了新国标中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总课时基本合理。但在模块划分上尚需要调整,在学分上还需要压缩,教师教育和实践环节需要适当补强,通识课需要精化,选修课需要优化。

四、收获和建议

1.对接国标,构建以国标为准则的培养方案,包括结构对接,新的模块分类和课程归属对接,调整相关课程的板块位置,课程名称的统一化等等。

2.论证通识课的门类、课时、学分和占比,达到均衡合理。

3.按照新国标要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加大见习和实习时间。给第二课堂增加学分和指导课时,增强作品创作,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艺术素养、个人才艺、媒介素养特别是办公软件的熟练使用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在塑造人才过程中变得更加重要,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应该有所体现。

4.优化选修课部分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安排,灵活引入相关人员授课,设立中学名师示范课,中学语文新课标与教材导读课等选修课内容,实现校地对接,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对接。

5.重视新老专业在课时上的差别,合理分流和设定课时。课时量的不均衡和过大,已经影响到了课程开设和课堂质量,甚至科研产出和人才引进及出走。

强化第二课堂比重,给第二课堂增加学分和指导课时,增强作品创作,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第二课堂应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各类指导,如参赛作品指导,实践平台创作日常指导等等。培养方案应该更多包容和体现能力培养环节,为其设置更多学分和工作量。本专业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写作和创作,建议把教师的创作纳入科研成果予以承认和考核,把学生发表的作品转换学分。

新方案应该充分体现阅读的重要性。可以考虑把借书读书、写读书笔记、做读书报告、听学术报告等课外学习制度化纳入考核目标,通过经典导读、名篇背诵、名家讲坛等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热情。

下一条: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调研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