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邮箱 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OA办公 实景校园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大讲堂‖近体诗的章法和意境

日期:2019-05-23来源: 作者:贾雪岚关注:


522日下午两点,人文学院人文大讲堂暨华山大讲堂系列讲座在博识楼1201教室举行。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胡安顺老师受邀来我校做了“近体诗的章法和意境”的主题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曹强教授主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200多名学生聆听了讲座。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胡老师讲述自己做这次讲座的初衷,他说此次讲座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律诗创作的兴趣,进而参与到古代诗词的写作行列中来。胡老师以自己为例,以自己的师友为例,以自己的学生为例,切身处地的讲述了写作古典诗词带给他们的成功与自信。他勉励大家珍惜大学四年时光,放下手机,“早立志,早成家”,涵泳古代优秀文化,拿起手中的笔,用散文、诗歌、辞赋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把自己历练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进入正题后,胡老师首先讲解了近体诗的章法。他指出章法就是组织结构,具体说来就是所谓起承转合。对绝句而言,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转”,第四句是“合”;对律诗而言,首联是“起”,颔联是“承”,颈联是“转”,尾联是“合”。随后,胡老师以起、承、转、合为序,以大量的律诗为例说明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特点以及每联之间的关系。

接着,胡老师分析了近体诗的意境。他指出作为近体诗的写作,在意境方面应该注意四点:首先,表意清楚,切忌晦涩艰深或者言不及义;其次要含蓄有致;第三、语言形象,切忌抽象说理;第四,构思巧妙。每讲一点,胡老师都以丰富的举例为证,对每一首诗的意境做了详细分析和解读,让大家在欣赏诗歌的“意境”中理解了怎样写作“意境”,可谓一举两得。



在讲座的最后,胡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这次讲座,提升了大家对近体诗的章法和意境的认识,对于大家从事近体诗写作开启了门径。

    胡教授不但对近体诗的章法与意境颇有研究,他的诗也情感真挚,后附几首胡老师的诗作,以供同学们学习借鉴。

 

《偶感》

座上客常满,庭中桃李繁。

有书敢斗富,无病胜当官。

《辋川行·其一》

辋川三月柳含烟,访鹤山僧今未还。

满院落花不须扫,且留香物伴人眠。

《昭君颂》

丽质天生性亦刚,不思买贿见君王。

和亲自往胡笳地,报国功齐缥骑郎。

画像当时未著色,芳魂今日尚余香。

影消汉苑何须恨,名与青山万古长。

《项羽》

拔山盖世目重瞳,敢代秦皇义气雄。

破釜沉舟战必胜,弃人失计梦成空。

鸿门拒谏老臣恨,垓下别姬征路穷。

岂有龙兴凭悍勇,乌江血染一天红。

《童年》

酸涩童年老梦中,食堂粥少腹常空。

春深偷摘豌苗嫩,秋早遥期柿子红。

柳叶当蔬苦强咽,麦槺充膳便难通。

步行十里为求学,古庙神前苦用功。

主讲人简介:


        胡安顺,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导师、陕西省教学名师,兼任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语言学学会会长、陕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上一条:​张爱玲的《传奇》与传奇的张爱玲 下一条:人文大讲堂‖大江家国写本与日本平安时期的《史记》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