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上七点半,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赵前明副教授在陶然楼演艺厅为“悦读经典,书香人文”系列活动开启了新学期的首场讲座:把灵魂卖给魔鬼寻找“真美”——《浮士德》导读。学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长凌朝栋教授、省政协委员科技处处长王双喜教授、教育科学学院书记党旺旺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白赵峰教授,人文学院和其他学院教师代表、渭南市教育系统广电系统部分中小学教师和职工代表、人文学院全体17级学生和汉本18级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曹强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前,曹强院长介绍了人文学院从上学期开始举行的各项特色活动,特别是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相关精神,把师范专业标准落到实处,切实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提高师范生技能,人文学院大力实施“五积累五优化”工程,全力打造以“书香人文”“翰墨人文”“影音人文”“抒臆人文”为主体的“四大人文”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广受好评。曹院长表示,新学期人文学院各项特色活动依然会如期举行,书香人文系列讲座也将按照计划持续推进,希望广大师生热情关注参与。曹强院长向大家简要介绍了赵前明老师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成绩,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拉开了序幕。

讲座共分五个部分:一、习近平主席书架上的《浮士德》;二、歌德精彩的一生;三、浮士德起伏跌宕的人生;四、浮士德难题和浮士德精神;五、《浮士德》中译本版本介绍和影视改编。开讲伊始,赵老师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在德国中德峰会上,在《浮士德》的故乡引用《浮士德》中“墨菲斯托”的典故有力回击“中国威胁论”的讲话切入,和大家分享了习主席在陕北延安插队期间,走30里山路披尘戴月借阅《浮士德》的读书故事。和大家一起梳理了习总书记书架上百余部外国名著的具体名单,感悟了“习式阅读”和“文学外交策略”体现的新时代大国领袖的开放胸襟和文化包容文化自信。别开生面的开头,一下子吸引了大家。
在讲座中,赵老师介绍了歌德天才一生的主要创作和思想,梳理了浮士德为寻求真美将自己的灵魂卖给魔鬼,经历的生命中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和事业五场悲剧。重点解读了浮士德一生所代表的歌德个人经验和集体历史经验;解析了上帝和墨菲斯托,浮士德和墨菲斯托两个赌约让人深思的内涵,对浮士德和梅菲斯特形象代表的善恶、肯定否定、创造毁灭等内涵做了辩证分析,围绕“浮士德难题”揭示的“灵与肉”的矛盾,人的自然天性和道德律令之间永恒冲突的话题,赵老师从宗教伦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多角度揭示了其中晦涩但深奥且发人深思令人警醒的内涵。赵老师以浮士德精神鼓励大家要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积极实践不断进取,在迷失和错误中不断自我修正,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最后,赵老师评析了《浮士德》十几种中文版本的特色和优劣,给大家介绍了《浮士德》改编的电影歌剧京剧等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
晦涩厚重的哲理诗剧《浮士德》在赵老师的讲演里明晰生动,充满了趣味性和思想性。赵老师在讲座中设计了问卷调查,联系大学生生活和思想不断互动和贴近现实,“假如你是魔鬼,你会如何诱惑浮士德?”“假如你是浮士德,你如何利用墨菲斯托的力量又抵拒魔鬼的诱惑?”“真美”到底是什么?”赵老师多次和大家展开热烈问答讨论。他的讲义和PPT中插入了大量图片和影视片段,内容丰富充满吸引力,讲解充满激情和哲思,沁人心脾,演艺厅里始终余香弥漫。
文艺学博士徐军义副教授在讲座后做了精彩点评,他以浮士德中的“凡是努力能为者,到头我辈均能救”勉励大家认真阅读经典,努力上进,寻找“真美”。

主讲人简介:
赵前明,文学硕士,渭南师范学院副教授,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渭南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曾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创新课堂大赛优秀奖、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精彩一课”活动一等奖、教学质量优秀奖、首届教师微课比赛一等奖、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荣誉和奖项。主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近10余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3部,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