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人文学院在博识楼举办“百年‘龙学’:《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之路”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特邀赣南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中胜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中文系主任方科平、刘鑫教授及百余名师生参加讲座,活动由副院长雷炳锋主持。

吴中胜以“如何阅读经典”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刘勰《文心雕龙》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详实的文献考据,系统阐释了刘勰创作中体现的三大特质:其一,发愤著书的励志精神;其二,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其三,突破传统的学术勇气。在论及《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时,吴教授强调,一方面《文心雕龙》构建了“体大虑周”的理论体系,其严密的逻辑性为现代学科建制提供了重要支撑;另一方面,其对逻辑建构的过度强调也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文本固有的诗性特质。

在方法论层面,吴教授以其发表于《光明日报》的学术论文为例,重点解析《文心雕龙》的诗性言说特征。通过文论生命化、山水喻文、金玉之喻、五官体验四个维度,系统揭示了中国古代文论独特的表述方式。讲座尾声,吴教授结合个人治学经验,勉励青年学子夯实文献基础,培养学术敏感度,在传统文论研究中开辟新境。

讲座最后,方科平指出,本场讲座的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人文温度,既保持严谨的实证精神,又彰显敏锐的理论洞察,为“龙学”研究提供了“诗性阐释”的新范式。在场师生就经典阐释方法、传统文论的现代转化等问题与吴教授展开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