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邮箱 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OA办公 实景校园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成功举办“人文大讲堂”学术讲座

日期:2025-03-07来源:人文学院党总支 作者:杜阳光关注:

3月5日14:00,我院历史系青年教师杜阳光博士在博识楼1301教室开展了题为“佛教中国化的生动案例——以送子观音信仰的图像创造史为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历史系程天芹教授主持,图书馆张春丽副研究馆员、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部分教师,以及渭南师范学院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等15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杜阳光老师细致阐述了送子观音图像形成的四个阶段:隋唐初创期、宋元形成期、明清定型期、近现代异化期,分析了各时代送子观音图像的艺术内涵,总结了不同艺术类别图像的特征,并揭示了其背后的社会观念。他认为,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送子观音图像既继承了观音信仰的文化传统,又通过不断增添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符号,逐步摆脱了印度观音造像文化的桎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图像体系。

在互动交流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杨飞洋结合讲座内容谈到,杜博士对送子观音图像演变脉络的深入解析,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中的包容性与创新性,这两种特性既是传统文化绵延千载的精神密码,也是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动力。

讲座结束后,程天芹对讲座做了精彩评议。她表示,讲座以送子观音图像创造史为切入点,从历史、思想、社会、艺术等多个维度展示了中印文明交流交融的动态历程,讲座逻辑清晰、图文并茂。同时,她勉励在场青年学子学习借鉴杜老师的治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深入领会中华文化精髓,以守正创新的学术品格,在新时代文化传承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条:党委副书记袁亮参加人文学院爱国卫生运动 下一条:人文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转专业工作方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