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人文学院历史学专业2023级学生在王文涛、杜振虎老师带领下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主题专业见习。这是历史系在2024年夏季小学期为历史学专业学生安排的系列实践活动的第一场主题专业见习活动。
本次专业见习活动得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二、三号坑和骊山园馆区。进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二、三号坑馆区,面对规模宏大的兵马俑阵列,听着讲解员娓娓动听的讲解,同学们不仅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地下军团”的壮观场面和精湛的兵马俑制作工艺所震撼,更重要是的许多书本上的知识在同学们目光所及和讲解员的解读下活了起来。同学们在这一刻真正体验到专业见习的作用和效果。
在参观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二、三号坑之后,同学们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报告厅聆听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副院长田静老师特意为此次专业见习安排的“长安讲坛”学术报告。田老师是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社科联优秀学会工作者、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社科联常委、陕西省妇联执委、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会长。田老师通过题为《秦兵马俑的文化价值》的学术报告,从专业学术角度为同学们解读了秦陵兵马俑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兵马俑的保护研究等不为一般人知晓的内容,深刻揭示了秦兵马俑的文化价值。田老师深入浅出的报告,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考古现场,亲身感受到了考古工作的艰辛乐趣与价值。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田老师深刻阐释了秦兵马俑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重要意义,使同学们对秦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感悟。
报告结束后,王老师代表全体师生对田老师的精彩报告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同学们怀着崇敬之情,为田老师献上了鲜花,以表达对她在学术研究领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以及对此次见习活动给予的大力支持的敬意。
在馆区午餐之后,同学们又前往骊山园进行参观。骊山园围绕秦始皇陵墓封土布局建馆,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近年来考古发掘的基础上新建的参观馆区,目前已建成百戏俑坑、铜车马馆和文官俑坑三个场馆。通过骊山园馆区的参观,使同学们秦始皇帝陵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对秦文化的多元与丰富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此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题专业见习活动,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内容,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专业素养,培养专业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更激发了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研究的热情和使命感,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