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14:30至16:00,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人文学院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将此消息分享到教师微信群和QQ群,要求全体教职工必须按时收看并做好笔记。
3月9日下午,人文学院70名教职工全部通过网络认真学习了这堂发人深省的思政大课,并在课后热烈讨论,谈心得谈体会。
刘鑫老师说:“上完这堂课,我的认识有三个转变:一是“参与”化解“旁观”。本次“疫情”来临,由于我“宅”在家里,总觉得自己与“疫情”距离,始终以“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疫情,甚至认为与我无关。经过课程的学习,我觉得我就是战胜“疫情”的“参与者”,不再是“冷眼旁观”,而应该是“并肩作战”。作为教工党员,我更应该有这个责任与担当。二是“防病”更需“洗心”。“疫情”来临,我最初更多的担心是害怕被传染,所以内心很焦虑。学习完这堂课后,我能够正视“疫情”的科学防治,杜绝自己的过分焦虑,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这场“疫情”。三是“自扰”走向“自律”。本次“疫情”打乱了我的正常生活,所以最初我对这种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多的怨气,对学校的严格要求也出现了不理解的情绪,负能量爆棚。通过本节课,我学到了转换角度看待问题,以严格防治内化自律意识,体现出教工党员的先进性。”
刘鑫老师认真听课中
谢丽娜老师说:“喜欢这样鲜活的思政课,帮助我们深度解读这场疫情。冯秀军教授讲述了一系列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薪火相传的青年一代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是的,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在这场灾难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青年人应该从自身做起,立足本职岗位,发奋图强,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事业中,让青春在奋斗的汗水中绽放。”
谢丽娜老师认真听课中
师帅老师说:“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感动至深,白衣天使们是战“疫”一线“最美的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虽不能亲临战场,但我们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明确理想,今后的岁月中定将不负韶华,砥砺奋进。”
师帅老师认真听课中
张晶老师说:“今天的这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每一个民族在她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遭遇一些灾难,承受某种考验。伟大的中华民族正是在这一场场灾难面前更加精诚团结,万众一心,用智慧、信心和勇气,越发斗志昂扬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越发文明、富强和民主。这种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虽经百难而不倒以及能够复兴的秘密所在。这就是多难兴邦!这就是民族意识!这就是家国情怀!”
张晶老师认真听课中
远在泰国曼谷的张钧涛老师也按时认真的参与了在线学习,他说:“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对于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是一种严峻考验,对政府和人民也是一种严峻考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一种严峻考验。疫情防控,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来说,是一场保卫战;对于阻碍疫情的传播来说,是一场阻击战;对于医治感染者来说,是一场歼灭战;对于参与防控的人员来说,是一场全民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就是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不忘历史,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的发展,要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让青春走出孤芳自赏的小我,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张钧涛老师认真听课中
在线课程学习结束后,人文学院要求全体教师以此次思政大课为契机,认真研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疫情防控这场特殊的战斗升华转化为思政育人的鲜活素材,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回应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宣传全国抗击疫情的重大举措、感人事迹、生动故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社会责任、健康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