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邮箱 信息门户 教务系统 OA办公 实景校园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一曲长恨有风情

日期:2019-05-09来源: 作者:王道平关注:


人文学院百部经典名著导读之九

——跨媒介文学的创新与守正

58日晚七时三十分,人文学院百部经典名著导读活动如约而至。人文学院副教授孙慧玲在1401教室,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引子,对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的《梧桐雨》和清代传奇的压卷之作《长生殿》进行了经典导读。本次名著导读活动由贠红阳老师主持,戏剧影视文学专业161718级全体同学参加。

活动伊始,孙老师以一曲《长恨歌》引领同学们回到唐朝的繁华。她以娓娓道来的优美语风,给同学们细解了《长恨歌》的创作、影响及传播,道出了其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母题孕育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两部经典作品。

接着,老师由诗歌到戏剧,首先介绍了白朴及其《梧桐雨》,由白朴的少小离乱,由元好问收留教导,一直到创作出《梧桐雨》,并详细讲解了《梧桐雨》的内容、特点,以及对《长恨歌》的继承与创新,并分享了其中一些精彩的唱词。接着,老师介绍了洪昇及其《长生殿》,由洪昇的成长经历一直谈到《长生殿》历十年的创作完成过程,并详细讲解了《长生殿》这部大戏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及对《长恨歌》、《梧桐雨》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分享了其中精彩的唱词以及当时的演出盛况。

随后,老师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点明了同一个题材,在每个时代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演绎,也因而有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以《妖猫传》中空海所苦苦追寻的“无上密”作结,指出了艺术创作的“无上密”就是发现了生活的真相虽然残酷,但艺术所要坚守的依然是不断求真、求善、求美。

老师还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了2019年新升级版的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片断,以及近年新改编的《梧桐雨》、《长生殿》精彩片断,并指出正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坚守传统中的不断创新与改编,并辅之于现代化的灯光、舞美、服道化等技术,将传统美、经典美结合了时代精神、当代科技带给了观众,圆满实现了跨媒介文学的创新与守正,也因而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贠红阳老师做了精彩点评。他讲到,孙老师以浓厚的文学艺术功底和广博的文史知识,跨时空的叙事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媒体,以诗歌为导引,以剧本为核心,以表演来呈现,展现出了专业特色,为同学们呈现出一幅精彩的中国戏剧历史画卷。

主讲人简介:

孙慧玲,文学硕士,副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90年师范院校毕业后,先后取得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期间兼任新华社地方信息采写与编辑工作两年,现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中国文化与戏剧影视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相关论文二十多篇,出版专著、教材五部,主持并完成院级、厅局级及省部级项目九部。


 

上一条:我校与渭南市西交康桥初级中学签订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合作协议 下一条:人文学院召开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师生座谈会

关闭